苏军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和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员科涅夫,被召到莫斯科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斯大林和往常一样,在克里姆林宫宽阔的办公室里接见了他们。
除斯大林之外,在场的还有国防委员会的委员们,总参谋长安东诺夫和作战部长什捷缅科。斯大林拿着那个著名的烟斗,一口一口地吸烟。互致问候之后,斯大林向朱可夫和科涅夫说:“根据三国雅尔塔会议的决定,苏军和盟军对德国的占领应该以易北河为界,就是说,不仅柏林应该由苏军占领,而且柏林以西一直到易北河的广大地区都应该由苏军占领。但是,现在盟军的有些人想违反这个协定。什捷缅科,请你把电报念一下。”
接着,什捷缅科念了一份电报,大意是:美英盟军联合指挥部正在准备柏林战役,其目的是先于苏军攻占柏林,建立由蒙哥马利元帅指挥的主要集团,主要突击方向选在鲁尔地区以北,位于英军主要集团和柏林之间的一条最近通道上。电报列举了盟军指挥部预先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组建集团,集结军队。电报最后说,根据全部情报,盟军司令部认为先于苏联攻击柏林的计划是可完全实现的,并且正在竭力准备付诸实施。
什捷缅科读完电报后,斯大林转向朱可夫和科涅夫,说道:“那么,究竟是谁将首先攻占柏林呢,是我们还是盟军?”
这次朱可夫也做出了回答,他说,他已经为攻占柏林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而且,他指挥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无论兵力还是武器,都是处于饱和状态,已经把攻击的目标直接对准柏林,况且离柏林距离又很近。
朱可夫和科涅夫虽然用不同的方式回答了斯大林的问题,但是他们的意见是一致的,认为毫无疑问苏军将攻占柏林,并且一定能先于盟军攻克柏林。“这增加了我的信心”斯大林微微一笑,接着又转向科涅夫说:“昨天晚上我已经同朱可夫研究了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作战计划。根据当前的情况,你将如何组建集团?你的主力位于你的南翼,看来你必须大规模的变更部署。”
科涅夫回答:“斯大林,不用担心,方面军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我们将在柏林方向上及时组建进攻集团。”
此时,朱可夫向斯大林报告说:“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部队已经做好了攻占柏林的准备,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的部队和技术准备得到了充分的补充,进攻的各项准备工作马上就能够实现。”
∴“好吧,你们两个必须在莫斯科总参谋部这儿准备各自的计划,根据准备情况,过两天左右将计划呈报大本营,以便带着已经批准的计划回到各自的方面军去。”
按照斯大林的设想,柏林战役将由朱可夫元帅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科涅夫元帅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和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共同实施。但是由于当时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正在但泽东南和格丁尼亚以北地域的德军进行紧张的战斗,必须晚几日才能投入柏林方向的作战,所以斯大林没有让罗克索夫斯基元帅参加这个作战会议和计划研究。
按照苏军原先的设想,攻克柏林的战役要推后一段时间进行。现在出现了意外情况,战役发起比原来提前了,因此战役准备的时间十分有限。
为了落实斯大林的指示,朱可夫、科涅夫带着他们的参谋班子夜以继日,用了一个多昼夜的时间,分别拿出了自己部队关于柏林战役的基本构想。
4月2日,朱可夫和科涅夫携带着准备呈报的计划来到大本营。总参谋长安东诺夫报告了整个柏林战役的总计划。在这之后,研究了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计划。斯大林对朱可夫的计划表示满意。随后,科涅夫报告了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的战役计划,大家对这个计划,也没什么不同意见。
根据斯大林最后批准的计划,苏军柏林战役的总企图是,在短时间内消灭德军维斯瓦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主力,攻占德国首都柏林,前出至易北河与盟军会师,迫使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
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计划以三个方面军的强大兵力,在六个地段突破德军在奥德河和尼斯河的防线,合围、分割并歼灭德军柏林集团主力,同时前出到易北河地区。方面军战役纵深计划为130~165公里,每昼夜平均进攻8~14公里。三个方面军的基本态势是: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居中,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在左,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在右。
斯大林有意让朱可夫元帅获得攻克柏林的荣誉,由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向柏林实施主要突击。科涅夫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和罗克索夫斯基的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从柏林南北两个方向上实施辅助突击。然而,科涅夫却不服气,在斯大林面前据理力争,想要争取首先攻克德国首都的荣誉。作为最高统帅,斯大林不想表现得过于偏向朱可夫。因此,在给两个方面军划分战斗分界线时,只从温鲁施塔特,经大加斯特罗泽,划到柏林以南40公里的吕本为止。往下再没有明确规定。斯大林指着地图上吕本说:“谁最先到达这儿,就由谁攻占柏林”。也就是说,只要科涅夫能在朱可夫之前到达吕本,他就可以直接进攻柏林。这对科涅夫是一个强烈的刺激。他立即组织战役,准备与朱可夫展开一场进攻竞赛。
苏军最高统帅部按照上述企图给参加柏林战役的主力三个方面军分别下达了具体的作战任务。
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司令员是苏联元帅朱可夫,军事委员是捷列金中将,参谋长是马利宁上将。该方面军的战役总企图是对从东面掩护柏林的德军集团实施强大的突击,从北面和南面迂回柏林,向柏林展开进攻,尔后推进到易北河。方面军司令员决定使用四个合成集团军和两个坦克集团军的兵力从屈斯特林登陆场实施主要突击,粉碎从东面掩护柏林方向的德军集团,占领德国首都柏林。
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员是苏联元帅科涅夫,军事委员是科赖纽科夫中将,参谋长是彼得罗夫大将。该方面军的战役总目的是粉碎特布斯和柏林以南地域内的德军集团,然后挺进到贝利茨、维滕堡,易北河地区。其主要突击集团的任务是在进攻的第二天结束之前突破福斯特、穆斯考地带上的德军防御,推进到斯普里河。
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司令员是苏联元帅罗科索夫斯基。,军事委员是苏博京中将,参谋长是博戈柳博夫上将。该方面军的战役企图是用其左翼的三个合成集团军、三个坦克军、一个机械化军和一个骑兵军的兵力在什切青,施韦特地段实施主要突击,而后向诺伊斯特累利茨方向进攻。
由苏军顶尖智囊人物谋划的这个作战方案,准备采取合围、分割、各个歼灭的战术消灭德军柏林集团。合围德军主力的任务由从西北包围柏林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和从西南迂回柏林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一同承担。分割被围之敌的任务,则由从柏林西面和南面实施辅助攻击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两个集团军承担。在柏林以北和在德累斯顿方向进攻的军队,则应该保障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和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的主要突击集团。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将切断德军第三坦克集团军同中央集团军之间的联系,并歼灭这个坦克集团军,从北方确保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进攻。
4月2日到6日,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给参加柏林战役的各方面军下达了训令。于是各个方面军便通过你自己的任务着手进行战役的直接准备。
作战任务确定之后,执行任务的苏军将领们都认识到,这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
作战计划刚刚确定。朱可夫立即从莫斯科打电话给方面军参谋长马利宁上将,告诉他说:“全部批准了,没什么特别的变化,我们的时间很少,你马上采取一定的措施,我明天飞回去。”
这一简短的指示,已经足够使马利宁理解:必须立即实施计划规定的战役准备措施。
在准备这次进攻时候,苏军将领们知道,对柏林的突击将是德军意料当中的事情,想要达到全局的突然性是不可能的,只可以通过巧妙的战役伪装,达成局部的突然性。
于是,无数载有炮兵、迫击炮兵和坦克部队的列车,滚滚开向柏林方向。从表面上看,这些全是民用列车、平板车,运的是木材和干草。然而,一旦列车到达车站,撤去伪装之后,就有坦克、火炮、牵引车开下平板车,并立即驶入掩护土事。空的列车向东驶去。而慢慢的变多的装有技术兵器的新的列车又源源不断的开来。就这样,苏军补充了大量的重型炮火、迫击炮和火炮牵引车。
3月29日,当波美拉尼亚最后的炮火停息后,苏军炮兵和坦克部队遵守着严格的伪装规定,开始向南调动。奥得河东岸所有的大小森林里都住满了军队,柏林方向集中了数万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和迫击炮。
白天奥德河登陆场往往荒无人迹,但是一到了夜晚就活跃起来,成千上万的人再用铁锹、铁棒、十字镐掘地。而一到了清晨,却看不到这一巨大作业的蛛丝马迹。一切都做了伪装,公路上空空如也。一到夜间,坦克、炮兵以及装载弹药、燃料和粮食的车辆便行驶在道路和田野上。但是,这些车辆全都是熄灯驾驶,并且最好能够降低发动机的轰鸣声。一到早晨,甚至连坦克履带的痕迹都被工兵清除了。
为了给德军造成错觉,苏军还设置了大量的假目标。仅仅在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第二突击集团的地带内,就放置了坦克模型350个,火炮模型500个,致使德军误认为苏军将在什切青地区发动主要突击。
在战役准备过程中,各方面军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变更部署,进行了周密的侦察,出动侦察机对柏林以及德军的三道防线进行了六次空中照相。在进攻出发地域修建了大量的工程建筑,仅在奥德河就架设了通往登陆场的桥梁多达25座。
对柏林战役所进行的整个准备工作,就其规模和紧张程度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在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比较狭窄的地段上,短时间内就集中了83个步兵师、1155辆坦克和自行火炮、14628门火炮和迫击炮,以及1531门火箭炮。
苏军各方面军司令员都集中了兵力武器,组建了强大的突击集团,形成了很高的战役密度和对敌的非常大的优势。为了突破德军强大的防御,各方面军都建立了纵深的战役部署。
1945年4月15日,苏军的准备工作基本上完成,参与进攻的三个方面军一共拥有兵员250万人,火炮和迫击炮410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6200多辆,各式飞机7500多架。
既然柏林以西~易北河的作战任务由苏军承担,为什么盟军也要攻打柏林,越界了啊